实际上就连游兵营,也同样一个昼夜没歇,只是仰仗马匹,士兵的精神还凑合而已。
至于隶属第一旅的神器司炮兵,晚上运弹药、白天运火炮,六百四十人的编制,能拉出去作战的不到三百,也是强弩之末。
但是听这炮声,刘承宗知道,他的炮兵精神状态和作战热情,是前所未有的高涨。
因为他派了监军。
二十四名羽林骑,在羽林孤儿刘翼仁的率领下,安插到十二个炮组中,临阵督战。
督战队这玩意遭人恨,但是在今天的太子河畔,羽林骑督战是个例外。
因为他们领了刘承宗的命令,是专门过去统计战果的,命令就一个,十四人的千斤炮组,只要打中一炮,就赏新铸银条两根。
左光先的游骑营,也一样安插了同款督战队。
刘承宗知道,他的兵累了,现在也确实是元帅军最人困马乏的时候。
但他富有啊!
统治青海五年,不如在辽东刮地皮一天,手上银子这么多,当然要扔出去!
河堤上十二门炮一轮齐射,扔出去白银四百两。
城下随军匠人四个炉子火力全开,又铸出银条二百根。
捡钱,从未如此简单。
如果柳堤上的元帅军炮兵看向监军,那他们用的一定是看向财神爷座下送财童子的虔诚眼神。
但事实上,他们根本没空看监军。
伴着重炮接连开火的巨大轰鸣,河堤上硝烟尘土震荡而起,七斤八两的炮弹劲射而出,瞬息飞越百步,重重轰在河中舰队末尾的沙船之上。
九颗炮弹齐刷刷地轰在船艏,如破纸般打穿五寸船板,轰进艏楼内的船舱之中,而真正造成杀伤的,却是另外三颗炮弹。
一颗弹道稍向上偏,擦着艏楼砸进甲板兵棚,在棚内惊起惨叫连连,碾出一条血路跃至甲板,溅着鲜血肉末嵌进杉木一体制成的主桅底部。
另外两颗则向下稍偏,都打在船首水线以下,将水下甲板先后钻出个两个拳头大的洞,打进底舱之中。
“中了!”
岸上还没来得及欢呼,河中二十四条沙船的船首炮、持铳水兵就朝岸上硝烟密集之处展开还击。
海州水师的战船,看上去不怎么样,船板还没后金的楯车厚,船上的大炮也只在船首装备一位。
就这一门船首炮,其是也冒了很大风险。
沙船在设计上,就不是一种装备火炮的舰船,把重炮装在船头,为保证船舰均衡,船底舱要放很多压舱石,尾部遇险减速之用太平篮,也提前装上了石头。
这种沙船装大炮的改造,其实也是崇祯四年皮岛海战时的创新。
因为在此之前,大明在北方海域根本就没有敌人,更没有在海上用炮的敌人,所以船壳薄,也不在意舰载火力。
这从眼下太子河上的战事就能看出来。
二十四条船,载八门两千斤红夷炮、十六门两千斤大将军炮,火力看上去比元帅军一个旅的野战炮还强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