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顽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三十一章 承宗敬上 (6/7)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   换了别人,皮岛那个环境,肯定就提兵回去跟沈世魁武力夺权了。

    可尚可喜将门出身、满门忠烈,他忠诚啊,不干这种内讧的事儿,躲到自己的小岛上,向明廷打报告,想调去山东水师。

    山东刚经历辽民之乱,哪能让尚可喜再带着皮岛兵登陆?朝廷也不让。

    毕竟忠诚是动态的。

    毛文龙孤军入辽南的时候很忠诚,毛承禄给朝廷打报告为义父平反的时候很忠诚,李九成携银买马的时候很忠诚,孔有德惩罚士兵贯耳游营的时候也很忠诚。

    朝廷怎么知道你是真忠诚还是假忠诚?

    让你进山东是多一事,当没看见是少一事,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尚可喜没招,留在东江镇就是个死,小岛上粮食吃净,带水师投了黄台吉,受封智顺王,安置在家乡海州,前阻关宁、后防孔耿。

    海州离辽阳也就百里距离,比南下进剿沈世魁的崇德皇帝的八旗主力要近得多,何况尚可喜还有水师,是此时唯一能支援辽阳的军队。

    但尚可喜根本不搭理孔有德的求援,刘承宗的进军速度,也比孔有德想象中快得多。

    辽阳离边墙虽然只有百余里地的路程,但中间三条大河,小河更是不计其数,要走过来至少要五天。

    但刘承宗的军队只花了两天,第三天就已经抵达辽阳城郊,甚至还故意慢悠悠地迫近城墙,带着遍地烽烟,看得孔有德心发慌。

    他当然知道刘承宗是什么人。

    他还没叛乱,刚到登州,刘承宗就已经在陕西山西大闹一场,随后更是做了大元帅提兵进青海,后来他投了后金,虽然陕西的声息传不到辽东,但随着这两年的暗斗演变为明争,刘承宗在歹青的名声越发震耳。

    因为刘承宗这三个字,就是八旗贵族对崇德皇帝不满时拿出来说的金字招牌。

    八旗对黄台吉的不满,那多了去了。

    两红和镶蓝,是舒尔哈齐的黑旗被肢解来的,但正红的代善被敲打排挤;镶蓝的阿敏被幽禁。

    黄白两旗换色,如今的白旗是努尔哈赤时的建州,位居黄旗之下,而哈达部出身的白旗却成了黄旗,地位尊崇。

    伴着这场战争,越来越多的流言蜚语在盛京流传。

    黄台吉称崇德皇帝,靠的就三样。

    一是能斗,把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这三大贝勒全部斗倒。

    二是能扛,虽然对大明的进攻没能在辽西立足,但到底是扛住了。

    三是击垮北元,林丹汗那个北元,一度将后金国的大联盟推进至归化城一线,这也是黄台吉最大、也是唯一的功绩。

    当然黄台吉真正的功绩不是这仨,而是把后金国从封建军事贵族联盟,向官僚体制与帝国框架转型。

    但这在目前,并不是功绩,而是其好大喜功的象征。

    伴着这次战役,刘承宗从鄂尔多斯一路高歌猛进,归化城、乌兰察布、元上都、科尔沁……不仅让黄台吉十年白干,甚至连老汗王留下联盟科尔沁的家底子都败出去了。

    天天说自己能耐,折腾兄弟姐妹,杀兄长剐姐姐,给汉人封王,吹嘘统治蒙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