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顽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七十一章 封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nbsp;  温体仁宦海自保三十年的功力,在这一刻都差点没绷住。

    因为不想让他擅自称王,所以皇上抢先封他个秦王。

    皇上您是怕他自称的王号难听是吧?

    咱先给他挑个好听的?

    不过毕竟人老成精,温体仁只是挑挑眉毛,一把老骨头在椅子上坐着,淡定道:“臣愚无知,惟圣明裁决。”

    这是温体仁的惯用伎俩,崇祯问的问题,只要关系较大,并且跟他无关,他就摇头晃脑,让崇祯自己拿主意。

    他是真的尸位素餐,占着首辅的位子不作为,当混子。

    这颗聪明的大脑,只有在伤害政敌时,才会为自己全力运转。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朝廷中枢环境就这德行,党争的火烧到自己身上,不全力运转也不行。

    按说像他这种做法,依照崇祯的性格,早就不满、早就一脚踹到诏狱去了。

    但实在没办法,这个人用的太舒服。

    崇祯的江山,就是一摞子谁都记不住的数据。

    而温体仁的强记速算,对刑名钱谷之敏感,保证了崇祯时时刻刻能看见他的江山。

    在此基础上,一些大事小事他不拿主意,崇祯也就捏着鼻子认了,权当这不是帝国首辅,而是他的幕僚师爷。

    好在,这个时候杨嗣昌进京述职,能给崇祯出主意的人来了。

    崇祯非常欣赏杨嗣昌,并不是他有什么非凡的军事才华,而是杨嗣昌这个人起家户部。

    崇祯朝的外放大员,基本上逃不过俩履历。

    要么有深厚的管理钱粮能力,不是地方上督粮饷的,就是户部管粮饷的。

    要么,就骂过魏忠贤。

    这两个履历当中,前者更受崇祯青睐。

    因为他向来缺钱,缺到了着急的程度。

    杨嗣昌眼下是山西、宣大的总督,受到崇祯召见,急急忙忙就来平台奏对。

    但是听着崇祯想要抢先给刘承宗封王的想法,杨嗣昌显得心不在焉,只是问道:“陛下可问过温阁老?”

    崇祯先是点头,随后想起温体仁对这事的反应,又笑着摇了摇头。

    二人心有灵犀,杨嗣昌只看这样,就知道温体仁肯定对此一言不发,便没好气地转头瞥向别处。

    等他再转过脸来,这才对崇祯诚恳道:“人人皆知,知而不言!陛下,假遣天使携封王诏书与刘氏,其不奉诏,又将如何?”

    杨嗣昌心说,刘承宗那个东西,恨不得封你做明王,明显不是你封秦王他就答应的。

    到时候大明的封王诏书送过潼关,人家拿着给大臣传阅,当笑话看,完事自己封自己别的,你咋唾面自干?

    “以臣愚见,刘氏素无忠信道德,称王是如此,封王亦如此,皆不可免其跳梁东犯。”

    杨嗣昌摇头果断:“陛下万不可寄望封其为王,就能使西北安宁。”

    崇祯还真没想过,若他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