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顽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鱼河堡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他不是乞丐也不是强盗,有秀才功名和一份令人羡慕的正经工作。

    国家现役边防军,隶属大明北方九大边防军区之一的延绥镇,直属长官是鱼河堡守备贺人龙。

    职位为家丁选锋,习武六年、从军一年半,骑嘶风快马、开百斤强弓,精锐中的精锐。

    可再精锐,也敌不过朝廷不发军饷。

    鱼河堡已经不能活人了,这里越过长城去塞外蒙古比去延安府还近,对旱灾毫无抵抗能力。

    去年堡外军屯田的庄稼苗饶是细心灌溉仍被大面积晒死,种地的百姓不是上吊就是舍了田地向南逃荒。

    老榆树扛过干旱,却没躲过乞活的饥民,树皮被扒得干干净净,留下光秃秃没有水分的树干,很快就枯死了。

    “可惜了。”

    站在这颗老榆树下,刘承宗抬头望着一丁点新芽都没生出来的树枝,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继续牵马向前走。

    鱼河堡不远了,天边的火烧云映着远处城堡的阴影轮廓,如果这颗树还活着,再过一个月就是伴着白面吃榆钱窝头的好时节。

    可惜,不是可惜这棵树死了,树虽死,但素未谋面吃下树皮的人能活。

    他可惜的是鱼河堡里既没白面也没有榆钱,只有四百多个饥肠辘辘的边军,和仅够他们一月半饱的小米。

    眼看着开春要招募流民把那一百四十五顷军屯田种出来,却一没种子二没牛。

    今年的军屯田荒上大半,板上钉钉。

    地荒了不奇怪,刘承宗在这当了一年多的兵,种地的百姓换了两茬,人一次比一次少。

    天启七年,他跟兄长从延安府武举乡试的考场上被撵出来,被担任副考官的贺人龙募来当家丁,到鱼河堡正赶上当年军屯百姓大举向关中逃难。

    农夫辛苦一年,收的粮食还没撒到地里的种子多,不走还能怎样呢?

    到去年开春,从山里来的另一批流民,又辛辛苦苦忙活一年,到头来还是老样子,同样不是往南去逃荒,就是进东山做了匪。

    这年月的陕北不缺地。

    陕北田土贫瘠,要广种薄收,小米种一斗收七斗就是高手,鱼河堡的军屯田多、要人耕种,百姓只要愿意来,这就有大量的地给他去种。

    但这片十年九旱的土地留不住人。

    鱼河堡也留不住人。

    被贺人龙招募时说好了家丁是双饷双粮,月饷白银一两五钱、月粮小米两石。

    石是容积单位,小米粒子小,两石有近三百斤。

    再加上白银一两五钱的月饷,陕西流通的白银少,官府的一条鞭法规定百姓交税都要用银,所以这是硬通货,搁在夏秋两季交税时一两银换三石米都不难。

    极好的待遇。

    刘承宗的举人父亲两年前是延安府从九品的税官,那可是正经的朝廷命官,月俸也就才五石米。

    但是吧,他这军饷跟未来记忆里满大街招聘月薪一千二到两万一样,后头那个不算数。

    实际上给老朱家戍边十五个月,秋防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