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玄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八百八十六 第三帝国的未来(二)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对此,帕提亚内部有一些不满,因为利益受损的原因,其内部的贵族接二连三的掀起了一些针对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行动,全部以失败告终。

    而这些反抗的贵族被剿灭之后,帕提亚帝国的高层政治也渐渐失去了独立自主性,开始朝着傀儡、买办的方向发展。

    贞观十一年往后,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交际就变得频繁了起来,随着两大帝国的贸易往来日渐频繁,两大帝国贸易沿线的一些地区也变得繁荣了起来。

    与此同时发生的,是汉帝国逐渐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建立起了临时基地,并且开始修建港口、军营,朝着半永久乃至于永久性质的驻军营地发展。

    沿线各国倒也有对此产生质疑和不满的,但是在汉帝国军队压倒性强大的武力威胁之下,这种不满和质疑直接演变为了灭国之战。

    一些沿线小国根本没有什么国力,连一些西域小国都不如,汉军不过出动三五百正规军,直接就打成了灭国之战,事实上完成了对当地的占据。

    于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从贞观十一年到贞观十三年,两三年间,汉帝国建立起了十几个临时基地,并且修建了简易的军营和港口,方便商船队往返经过时休息之用。

    随后,这些临时基地内部也开始开辟农田,开始朝着日常生活的自给自足发展。

    汉帝国国内甚至为此开始高薪聘请专业农民前往当地展开“职业垦荒”行动,按照五倍至七倍的月收入招募人手,一期三年,到期可以回家,也可以续期,如此,很顺利的招募了一批胆子大愿意挣钱的农民。

    这些职业农民的加入,给汉帝国的海外基地发展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贞观十三年,汉帝国国内国外发生了两次战事,国内是扬州剿匪作战,关羽成功建立起来的江南水网在这一次的剿匪作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扬州境内的山越虽然有着地利的优势,但是一来汉帝国多年招募流民回乡种地,以优厚的政策吸引到了很多想过安生日子的人回去种地,极大的削弱了山越流民武装集团的势力。

    二来,那么多年了,汉军也对江南的地形、气候完全适应,而且此番作战还是山越方面主动发起的,所以关羽自然是揍他们没商量。

    这场战争很快就结束了,已经无法适应时代趋势的山越流民武装集团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被汉军全部剿灭,最后一座山头都被猛火油罐烧了个光秃秃,一点不剩,扬州正式进入了和平发展期。

    而第二场战争,就是对日本作战。

    刘备派去日本列岛上找黄金的东园密探团队很顺利地根据本地人的指引找到了大量银矿,虽然还没有找到传说中的金矿,但是数量巨大的银矿足以让缺乏贵重金属的刘备眼红。

    于是刘备安排了中原军区的军队和江南军区的船队联合作战,双方在朝鲜半岛集结,趁着季风跨越对马海峡,成功登陆日本列岛。

    在这个日本列岛上甚至没有像样政权的时代,两万军队直接控制了石见银山地区,将当地武装消灭掉,抓捕了很多当地人协助汉军开矿,一船一船的白银疯狂的向汉帝国驶去。

    靠着大量白银的输入,刘备成功在贞观十五年推动了帝国白银货币改革,将白银作为法定货币,并且铸造了大汉第一种自铸白银货币——一枚印有刘备本人头像的银币。

    贵重金属的引入很好的缓解了汉帝国越发明显的通货紧缩,伴随着贵霜、帕提亚和罗马帝国流入的黄金白银,以及日本地区流入的银矿,汉帝国在货币改革的道路上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基本上也是到贞观十五年左右,刘备已经把汉帝国的国土扩充到了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