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对于大部分学子来说,这是值得唏嘘的一件事情,大家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考量,但是对于他们来说,真正重要的,还是这场选考的结果到底是被朝廷承认了。
公告宣布的那一天,选考的成绩也正式公布出来,广大学子先是松了一口气,为了不必参加再一次的选考而感到庆幸,然后紧接着便开始了提心吊胆。
选考成绩公布的同时,所有人也都知道了一万多名考生参考的这场考试,有三千人可以通过,然后进行君考,其他人将成为失败者,无法参加君考,只能返回家乡,等待三年后再一次的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三年一次,除非有特殊情况发生,会额外召开科举考试,称之为【恩科】。
老实说,三千人通过考核这个事情还是让不少学子雀跃欢呼的,原本大家普遍认为只有一千人能通过考核,甚至可能人数更少,直接冲着三十分之一的规模去,结果没想到居然提高了十倍。
不少人都在暗暗咋舌,朝廷这一次可是大手笔。
君考原则上并不罢黜考生的资格,只是为了最后做一次排名,只要考生做出来的答卷不是太离谱,或者自己干了什么太过于鬼畜的事情,一般都是能保证通过的。
这也就意味着往往通过了选考,就有了成为汉帝国从九品吏员的资格,并且同时跻身统治集团,从此就和过去的人生全然不同了。
所以但凡得知自己通过了选考的,没有一个不万般激动、原地起跳,整个人都亢奋了起来,脸红脖子粗的。
陆议早早就带着自己的弟弟来观看放榜结果,弟弟说陆议一定可以通过选考,甚至是拿到头名,陆议自己觉得通过考核没有问题,但是想要拿到头名估计有些难度。
因为诸葛亮做对的题目,自己做错了,这样一来,很显然,自己已经落入下风。
那可是一道十五分的数学大题,两人的分差一下子就拉开了十五分的差距,这可不是好追上的。
诸葛亮的州考成绩是满分,选考的科目和州考一样,只是题目更难,题量更大,很难说诸葛亮不会再一次爆种。
倒是那篇五十分的议论作文在陆议看来很难拿到满分,对于大汉帝国全新的指导思想的论述和理解,陆议觉得想要把握到精髓,是很难的。
所以除了自己的名字之外,陆议就关注诸葛亮的排名和分数。
之后,随着一声锣响,大红色纸张书就的选考通过考生名单正式张贴在了皇城门口的大广场上,边地榜和内地榜分别张贴,绕着大广场贴了整整一圈,各自的排名和分数也都列于其上。
考生们激动且紧张的搜寻着自己的名字,如果名字太多眼花缭乱了,也可以选择去旁边的官府工作人员柜台那边找人询问,那边有十四个柜台,专门对应十四所州学的通过考生,算是速查。
不过陆议倒是没有那个必要了。
因为他第一眼就看到了列于榜首的那个让他感到无比熟悉的名字——用金粉书就的特殊的名字。
诸葛亮。
分数是……
满分,八百分。
那一瞬间,陆议紧紧攥住的拳头松开了,心头松了一口气,像是某种执念突然化作飞灰消失不见了,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复杂的情感。
原本他是想着要和诸葛亮真刀真枪过过招的,他是真的有想要与诸葛亮对抗的想法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