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
从任何一个方面来看,朝廷的收入绝对够用,如果不够,绝对是被贪污了,被一些该死的贪官给贪污了,解决方法也很简单,杀一批贪官,抄了他们的家,什么经费都有了。
“与其把钱留着被贪官污吏给贪污了,不如拿出来补贴给更多学子,诸位以为呢?”
然后当时辩论场上是死一般的寂静,让刘备非常想大笑出声。
确实,什么问题都能用杀人来取得最好的最直观的解决效果,朝廷的钱不可能不够用,如果不够用,一定是在某些环节被人挪用了。
杀人,简单粗暴,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而留到最后的争议点就在于培养那么多人掌握学识到最后却根本用不了的这一点上。
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工部尚书阎温,他把话说得很直白。
“您想要兼济天下之心,我等十分敬佩,但是您也要知道,培养那么多人,他们掌握了学识之后,还会愿意继续从事农务吗?我这话说的可能不好听,但是,只有不会读写的人,才会安心一辈子守在一块地上从事农业生产,不是吗?”
阎温的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广泛的共鸣,很多官员都支持阎温的说法,认为他讲的很对。
认了字,读了书,有了见识还会愿意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吗?
如果他们都想做体面的职业,而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且不说有没有那么多体面的职业,单说以农为本的大汉国没有农民种地了,那又该怎么办?
“没有人种粮食,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朝廷哪里来的税收能够建立学校,还要学子那么多补贴?这笔钱从哪里来?还能建立那么多学府,招收那么多学子吗?您就不考虑一下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吗?”
郑玄面对这个问题,一点也没有慌神,却只是冷笑。
“且不说耕田种地也是一门深厚的学问,光是掌握那些伺候庄稼的学问就能让我这老朽耗尽心血,怎么,现在还想重走五经十四家法那一套?只是现在不是十四家法了,改成十四州学了,是吧?”
郑玄冷冷的笑着,阎温则瞬间面色大变,立刻看向了端坐在上首面色不改的刘备,赶快出列向刘备告罪。
“陛下明鉴!臣没有这样的想法!绝对没有!臣绝不支持十四家法之类的事情再次出现!”
阎温和在场所有官员都明白,现任皇帝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甚至于他能够登基称帝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灭掉了十四家法的学术传承。
在他面前谈十四家法……你这多少有点茅坑里面打灯笼了。
所以阎温才光速认错,坚决断绝自己和这个事情的关联。
刘备看了阎温一会儿,点了点头。
“这是议事,不是论罪,没必要说的那么严重,郑部堂,你也不要把话说的那么严重。”
郑玄弓身行礼。
“唯。”
这话说得轻飘飘的,但是阎温当时可是听出味儿来了——不要说的那么严重,意思不就是这东西很严重吗?
稍有不慎,不单单是掉官帽子的事情!
于是阎温再也没有在这场议事会议上谈相关的话题,而与会人等也嗅出了一些味道,知道皇帝本人可能非常赞同郑玄的一些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