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玄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八百五十五 皇权的空前膨胀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密了。

    大家都已经提前了解了一下九品官人法的内容,并且有些人还从军中的熟人那边找来了一些军队里推动的成果,还有一些个人感想什么的。

    总体来说,抗拒心理并不太大,很多人只是持有一些疑虑,不知道自己的官职到底会被划分到几品,待遇是上升还是下降。

    这些切身关系到他们的利益的事情,多多少少还是会使得他们产生一些忧虑情绪的。

    不过整体上,对于九品官人法的推动,他们的看法并不是很大,也并不想要真正的抵制这个新制度。

    于是,刘备在贞观五年的七月份正式宣布取消旧官制,执行以九品官人法为核心的新官制,将大汉的整个行政官僚体系重新塑造。

    正一品到从九品,凡九品十八阶,所有官员会按照这个体系重新确立自己在大汉帝国中的位置。

    同样的,在这套体系之中,并没有宰相、丞相之类的官职,最高官职是太师、太傅和太保,乃是正一品文官,接下来是司徒、司空和太尉,传统意义上的三公乃是从一品的官员。

    这六个官职曾经都是掌握有实权的,但是在随后的岁月里纷纷失去了实权,转为荣誉虚职,地位高,但是没有正儿八经的职权,到第三帝国时期,这一情况更加明确,到刘备确定新官制的时候,直接将其制度化。

    正一品和从一品的六个官职属于绝对的高位官阶,享有最高的地位和福利,但是没有实权,只是荣誉虚职。

    而正儿八经的最高实权官员就出在正二品的位置上。

    正二品官员包括八部尚书,以及御史台、中书台、枢密院、练兵处这十二个部门的正职长官,他们是正二品的官阶,属于真正的实权大佬。

    而从二品的官职则包括大鸿胪、执金吾、宗正、少府、正二品十二部门长官的副职等等,他们在地位和权势上稍逊正二品大员一些,但是地位和权势依然很高,也算是实权大佬,能进入决策圈子的。

    正三品则主要是地方州刺史和从二品部门长官的副职人员,还有东园指挥使、西域都护等较为特殊的职位,另外,郡守们则是正四品的职位,而大县县令属于正六品职位,小县县长属于从六品职位。

    刘备对帝国的官职进行了一个细致的梳理,让官吏们知道自己在这个全新的九品十八阶体系当中处在什么位置,能拥有什么样的权责与福利待遇。

    总体来看,大部分人都是满意的,这个全新的制度虽然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新鲜的东西,但是真要说起来,新的定位和旧的定位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很大。

    原先是高官,现在还是高官,原先是虾米,现在也不会成为大鱼,只是这个制度给官职的细分更加明确了,让一些原本比较模糊的官职定位变得清晰可见,一些原先容易产生的争端就此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而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在九品十八阶的体系之中,刘备第一次明确了吏员也属于这一体系当中的一份子。

    他将从九品、正九品、从八品和正八品这四个官阶留给了吏员,把占据官吏团队之中大多数的吏员拉了进来,给他们定下了标准的官俸和官员福利,首次正式承认全体吏员属于国家公务人员,有权享受正常的朝廷福利。

    与此同时,刘备还明确了官是高品级的吏、吏是低品级的官的概念,认定官吏之间可以互通、并不隔绝的基本原则。

    因为有了三个多月吹风会的打底,这套制度的推动便没有了太多的阻力,贞观五年七月推动,贞观五年八月就在雒阳朝廷落实完毕,预计再有两个多月的功夫就能在地方落实完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