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玄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八百三十六 我可以不用,但我不能没有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沃沮形成的早期,由于其管辖权在汉四郡和高句丽之间摇摆,沃沮一直没能形成一个独立的国家,随后在东汉时期,沃沮成为高句丽藩属,从此基本上跟随高句丽行动。

    虽然如此,东沃沮人的文明程度是比较低的,甚至不如高句丽人,他们的房屋样式仍为半地穴式,主要使用的器具为陶器,文明水平基本停留在阶级社会以前,且尚未出现使用青铜器的迹象。

    根据东园密探的说法,这群人没什么开化之类的事情好说,只是跟随高句丽做事,高句丽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几乎没什么自己的政治主张。

    这也是自然的,一个相对原始的部落族群,甚至没有形成统一政权,那里能有什么自己的政治主张呢?

    但是以他们多次跟随高句丽人入侵汉四郡的过去行为来说,汉军的突击也不算是冤枉了他们,只能算是罪有应得。

    对付高句丽人,汉军骑兵尚且是两战灭国,那么对付这群人,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正面对抗,完全就是一边倒的屠杀式进攻。

    东沃沮人最大规模的一次反抗所坚持的时间还不到一炷香,基本上流程就是汉军骑兵发现了他们的族群聚居地、汉军骑兵发动进攻、东沃沮人展开短暂的反抗之后崩溃、战斗结束。

    消灭东沃沮人的整个战斗历程大约是二十三天,骑兵纵横之下,汉军的主要时间都用在了赶路和战后打扫战场上,正儿八经的战斗时间加在一起都没超过一天,这场灭族之战就结束了。

    战斗结束之后,汉军大部队俘获了将近二十万的东沃沮人,缴获了他们生产的粮食,缴获了他们饲养的家禽,并且和之前一样,以缴获的物资作为骑兵继续南下作战的补给,发动了第三次作战。

    这第三次作战,针对的就是当时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势力。

    三韩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更像是部落联盟,当地密探称三韩之地的部落为国,认为三韩之地有大小七十六国,大着有数千户,小者五六百户,总人口约在四、五十万之数。

    他们的文明水准相较于东沃沮人要高一些,善于农耕、纺织,物产丰富,靠近海边的人还常常乘船到汉帝国境内找人做商贸互市,所以该有的其实也都有,就是整体组织比较拉跨。

    当然了,这个拉跨也是相对于汉帝国来说的,针对他们内部来说,那七十多个小部落当中,还是有一些比较厉害的存在的。

    但是那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汉军来了。

    夏侯渊和庞德这两个疯子来了。

    牵招其实希望夏侯渊和庞德可以稍微不要那么嚣张的,多少给他留点汤汤水水啥的,但是他很快就意识到这两个渴求军功渴求的快要疯掉的家伙是没有理智的,所以他不得已率领自己的本部加入了军功争夺战之中。

    在历时一个月的三韩扫灭作战之中,庞德所部消灭了二十七个部落,夏侯渊所部消灭了三十一个部落,直接被牵招扫灭的只有十八个部落。

    牵招觉得自己明明是主帅、主张作战却莫名打出了一种客场作战小媳妇儿的感觉,颇为窝火,却拿那两支风驰电掣不受任何阻碍的骑兵部队一点办法都没有,实在是追不上。

    一个月之后,贞观三年五月初一,辽东扫灭大作战正式结束,汉军将近六万人的兵力在牵招、夏侯渊和庞德的统领下将辽东之地传统意义上被称呼为【东夷】的存在全部消灭了。

    甚至于在四月二十九日的时候,之前被牵招派遣继续向东探索、寻找大海的那支部队还找到了传闻中的肃慎所部,还遭遇了一次小规模袭击。

    于是统领探索部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