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玄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七百九十七 天晴了,雨停了,他又行了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于是徐晃留下副将代替他坐镇大本营,自己亲自提兵一万北上冀州,准备让这些造反的家伙感受一下汉军万兵驱驰的威力。

    根据战时规则,战争发起时,徐晃自动获得了统领中原战区全部军事武装力量的权力,包括郡国兵在内的全部官方武装力量都要接受徐晃的指挥,他在这一时期的权力非常庞大。

    也正因为此,他的责任也非常重大,稍有不慎,满盘皆输的那种。

    领兵北上的同时,徐晃得知这一次冀州叛乱的规模确实很大,甚至在某种意义上都能算是一次正儿八经有规模有组织的造反行动了。

    造反规模最大的甘陵国,叛军数量直追四万,就算是规模最小的安平国,造反兵马的数量也突破了一万,且参与者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越是声势浩大,就有越来越多的人要加入。

    尽管此时这个度田令还只是针对官吏们的,但是地主豪强们被不愿意接受现实的官吏们一鼓动,一想自己的未来会比这些当官的更惨,那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

    现在不参与抗争,难道要等着皇帝老儿的屠刀劈到头上才准备抗争吗?

    限奴令的经验告诉大家,皇帝的贪婪是没有止境的,一味的退让,只会让皇帝得寸进尺。

    所以,抗争!

    一定要趁着现在部分官吏都受不了、要发起抗争的时候努力抗争,集合大家的力量,才有最大的可能逼迫皇帝妥协。

    本朝度田的事情这些人家也都是口口相传的,提及当年光武皇帝发起度田而大家一起反抗的事情,所有人都记得那是如何如何的惊险刺激。

    当年刘秀要度田的时候,多少人群起反抗,多少人发起强烈的抗争,多少人为此丧命,最后逼得朝廷在一定程度上和大家妥协了,才换来了这百多年的幸福生活。

    而现在,皇帝老儿又开始了,又要度田了。

    天晴了,雨停了,他又行了!

    不仅豪强地主要度田,甚至于连他娘的官吏都要度田,搞什么官民一体纳税,这种事情可不是要闹得天怒人怨吗?

    虽然说朝廷那边貌似没什么动静,高官显贵们还一个个的都上赶着给朝廷送税收,但是这样的“豪情壮志”,他们这些地方官吏可没有。

    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没有收税这一说!

    怀着如此坚决的意志,地方官吏们首先掀起了一阵抵制潮流,此番抵制行动参与地位最高的人是冀州刺史桥瑁的别驾,冀州人田雍,是当年袁绍身边著名谋士田丰的远房亲戚。

    因为素来有很高的名望,所以被桥瑁请为冀州别驾,这些年来也一直都挺尽职尽责的,但是这一回朝廷的度田令显然触碰到了他的底线,以至于桥瑁想要劝说他,都被他糊弄了过去。

    也就是叛乱行动发起的时候,魏郡郡国兵都尉提前得到了情报告知,于是急忙调集魏郡的郡国兵包围邺城,成功遏制了叛军对邺城的突袭,保住了邺城否则这一波对冀州的冲击还真就不会小。

    话虽如此,邺城是被保住了,各郡国的治所也在郡国兵的奋战下被保住了,但是不少县城失守了。

    叛军在一些官方人员的统领下,比如在田雍的要求下,倒是维持住了底线,比如只杀税吏,不杀不愿意和他们合作的地方官员,以此向朝廷示威,顺便还想着保留最后交涉的可能。

    但是他们所控制的队伍在军纪方面肯定是聊胜于无的,所以被他们攻占的地方,也都基本上被祸祸的差不多了。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