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大禹倒是没这个顾虑,反正不论如何他都能捞个半父的名头,且就凭他跟防风氏的关系也用不着谈论这些,但大禹一家之言可代表不了整个人族的意志,就像经过蛮荒一战之后,舜帝除了身上伤有点儿重之外,其他层面的倒也不妨碍。
但那一战终归让他在人族之内的声望下降了不少,权柄并无变换,但人心却是散了,后续如何找补那就是舜帝自己的事儿了。
毕竟人王虽说是天命所归,但归根结底还是人族的天命,人族的意志。
是权柄,更是职责!
所以,一旦失了这份人心所向,那.
当然,事情还没严重到那个地步,但自己丢失的人心靠别人显然找补不回来,更何况光是眼前的麻烦就够大家喝一壶的了,到时其他人都替舜帝分担运化外域的压力从而挠破了头皮,更是没时间来关心他的死活!
如此,眼看着事态越变越大,已经让人焦头烂额的份额更是随着外神的死伤不断累加,蛮荒的诸位也是渐渐有些坐立难安了。
当然,因为诸位人王轻动不得,这个任务归根结底要么落在应龙身上,要么就得女娲亲自前去(伏羲女娲有一即可)。
但结果归结果,在事态彻底发展到不可收拾的情况之前,蛮荒的诸位还是更偏向于以逸待劳,毕竟他们急是因为担心吃不消,消化不了,以及因“吃撑”从而衍生的各类负面效果。
但相比于痛并快乐着的蛮荒,那些被张珂所屠的外域,亦或是其他参与其中,或者干脆当个旁观者的文明体系们才是最该慌乱的那个!
连自家人知根知底的都预料不到张珂下一刻心血来潮之后能搞出什么大动静,一群外神哪儿预想得到张珂的走向?
而以过往来推论那结果只会更加骇人!
如此,断定了在蛮荒忍不住之前,外域必然会自乱跟脚,如此他们自然乐得多等一会儿。
毕竟,上赶着的不是买卖!
而倘若能借这些外神上赶着的时候再敲一笔,显然更符合胜利者的身份!
而至于敲这一笔究竟要些什么那就得看张珂自己的想法了,毕竟再怎么说他们都是些搞后勤,摘果子的,真正干活儿的仅张珂一人,条件自然需要他自己来衡量.
沉吟了良久,实则是通过水官大帝这个窗口跟聚在一起的几位人王协商了一番,最终大禹长叹了口气,道:“此事后续我蛮荒一力担了,往后新整山河也按天庭旧例九一分成,等回去后你我两界开一条通天之路,专为此事转运山河,至于这些个山水地脉,物类灵种后续如何,你们两方自行决定!”
单以人族来说,十零开其实也没什么问题,毕竟按照蛮荒的旧俗,上一代的人王就是得给下一代的人王留下些传承之物。
可以是些强力的部族,也可以跟盟友们协商去帮一下人王仪式蹭个功劳,又或者是一块灵敏钟秀的山河等等。
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条件并不单纯出现而是配套使用,甚至于前代的人王们还会亲自下场做些铺垫扫平一些障碍。
但现如今,不论是张珂的封王仪式,还是后来权柄绑定的天地跟其他种种他们都没出多大的力气,自然不好因这点儿劳苦活儿来邀功!
先前的帮助并不在人王的配套之内,那些都是单纯的长辈对晚辈的溺爱,以及一些人偿还的亏欠。
但奈何蛮荒不只有人族,而外域天地的移风易俗更多的依靠的还是神灵之力,人族虽然能做但也做不到全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