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美好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1章 差点出事!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转眼间时间就到了十五号那天,早上八点多钟,梁德江夫妻俩直接跟单位请假,一大早就来到街道办门口,查看自家小闺女去插队的最终去处。

    “德江!你快看,咱们家小琴被安排到昌平秦家村,这样一来,以后咱们要去看望闺女,就会方便很多了。”李晓茵看到粘贴在公告栏上的名单,终于是找到自家闺女的名字,当她看到闺女将要去插队的村名时,高悬的心总算是彻底放下来,开心地对梁德江喊道。

    其实梁德江早就看到自家闺女的名字,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梁德江才没有喊出声来,结果让梁德江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妻子看到闺女下乡的村庄名字,竟然当场喊了出来,这简直就是妥妥的拉仇恨。

    梁德江听到妻子的话,不满地瞪了李晓茵一眼,开口对李晓茵训斥道:“李晓茵!咱们闺女是去下乡帮助农村建设,不是去享福的,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像什么?”

    正处于在兴头上的李晓茵,听到梁德江的训斥,脸色顿时一沉,就想要反驳梁德江的训斥,结果就发现周围投来的仇恨、嫉妒的目光,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的行为,到底有多么的不妥。

    “让街道办的人出来,给我们大伙一个交待,凭什么他们家的闺女,能够安排在京都市周边,我们的闺女却被安排去大西北那边?这里面是不是有猫腻?”一名中年妇女,看到名单上,只有一人是安排在京都市周边,其他人都是安排去大西北,立刻不满对这份名单提出质疑。

    “对!对!对!让街道办的人出来,给我们一个交代,不然我们就去区里告状。”另外一名妇女,见有人提出质疑,立刻就出声力挺之前那位中年妇女。

    梁德江见到周围的群众,因为李晓茵刚刚说的话,开始质疑名单的公平性,立刻就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虽然他们的闺女的病,完全符合知青下乡的照顾条例,但是他们确实是通过走关系的方式,才将自家闺女安排去秦家村,如果这群人真的闹起来,上面安排人调查,指不定就会出现一些意外。

    李晓茵见到周围的群众,对自家闺女的分配去向提出质疑,还扬言要街道办给他们一个交代,立刻就意识到自己闯祸了,连忙出声辩解道:“你们闹什么闹,我们家从小就体弱多病,而且还要经常吃药,知青办也是根据我们家闺女的实际情况,才会就近安排,你们凭什么说我们走关系?”

    李晓茵的话,对在场的这些群众而言,就好比是火上浇油,一些原本没出声的群众,也都纷纷出声,要求街道办的人出来给他们一个说法。

    街道办的主任,听说外面的群众,因为梁琴的分配去向闹起来,立刻就拿上知青办移交的手续,快步走到街道办的大门外,看着眼前群情激奋的群众们,朗声说道:“同志们!同志们!大家请听我说。”

    在这个年代,街道办的主任还是非常有威信的,在场的群众听到街道办主任的话,纷纷安静下来,最早对这份名单提出质疑的那位中年妇女,首先开口问道:“周主任!我们的孩子全都被分配到大西北去插队,为什么这两人的闺女,却被安排在京都市郊区的秦家村?他们家是不是有什么关系,你们才会特殊照顾。”

    周主任听到中年妇女的质问,从文件袋里拿出一份病例,对着在场的群众们说道:“同志们!我可以向在座的各位保证,关于梁琴姑娘的分配,知青办并没有存在特殊照顾,至于梁琴姑娘为什么会被分配到秦家村,这是梁琴姑娘这些年来的病例,你们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过来看看。”

    在场的群众,看到周主任拿出一叠病例,出于对周主任的信任,并没有人上前要求翻开病例。

    周主任见到在场的群众没人过来查阅病例,立刻向众人介绍道:“同志们!我们送知青下乡,是为了帮扶农村建设,而不是去增加农村的负担,梁琴同志因为贫血的缘故,从小就一直体弱多病,甚至导致她已经达到可以分配工作的条件,都没办法去工作。”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