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墨纨清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风云突变 (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谁能想到,一介江湖势力,不但扩充了自己的范围,而且将脚步迈出了黄河与函谷关,成了压迫魏国的强大力量!

    一时间,青庐剑士被天下传扬为“锐士”,各国莫不以青庐“锐士”为目标训练大军。

    青庐阁的异军突起,使战国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国初期的魏国霸主时代已经结束,战国中期的列强纵横已经拉开了序幕。

    就在青庐一众准备返回的同时,中原各国纷纷派出特使,进入摩云崖的青庐阁对这一强大的江湖势力表示祝贺,争相与其结好。

    所有的特使都如芒刺在背,惊讶得笑不出来,魏国特使竟然不断的擦拭着额头的汗水。

    “秦有锐士,谁与争雄?”在战国近一百年的历史上,这无疑是一个令山东六国心惊肉跳的信号。

    热闹非凡的庆典之后,慕容阁主也是觉得宽慰了许多。

    短短的十年间,由他奉苏墨阁主之命,率领青庐阁一众,披坚执锐,所向披靡,由明哲保身一步步走到了战时舞台的中央,由他亲自实施,短时间内,将战国曾经的两大强国削弱和覆亡,使青庐阁名声大震、诸侯敬服,已然达到了人臣功业的极致。

    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历来的功业名臣,面前都有共同的困惑,是继续走完权臣功业的道路?还是急流勇退全身自保?

    前者是一条充满荆棘危机四伏的道路,它的艰难与危险,甚至远远胜过建功立业时期。

    功高自危,这是无数功臣的鲜血铸下的古老法则。

    远有文仲、范蠡,近有田忌、孙膑,都活生生的证明了这条古老的法则。同是大功臣,文仲不听范蠡劝告,坚持在国辅政而被杀害;范蠡断然辞官,隐退江湖而逍遥终生;田忌不听孙膑劝告而受到陷害,被迫逃离齐国;孙膑却隐退山林撰写兵书,明智的避免了最危险的功臣末路。

    慕容对这些兴亡荣辱的典故再熟悉不过,他在班师返回的归路上,就已经开始想这件事了。

    慕容选择了暂时的功成身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