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平素交往之时,这些列国士子和官员士绅们便向白氏抱怨,偌大的安邑城竟没个谈天饮酒的好去处。
白氏心思机敏,立即拿出自己一半的家财兴办了这座洞香春酒肆。
幽静的院落、精美的器皿、诱人的珍馐、名贵的老酒、还有雅致的侍女,每一样都是天下难觅的精品。
一时间,名士吏员及列国使臣趋之若骛的齐聚洞香春。
彼时的上卿李悝经常在洞香春和名士们论战变法利弊,上将军吴起也曾多次在洞香春论及用兵之道。
更有儒家名士孟子、自成一家的墨子、魏国奇士鬼谷子,都曾在洞香春一鸣惊人,后拂袖飘然而去。
后来白圭子承父业,又对洞香春加以修葺,进一步改进了格局,遍列奇巧玩物,雅室秘室酒室茶室棋室采室,错落隐秘。
更有论战堂宽阔舒适,专供客人们聚议重大国事。
曾有楚国猗顿、赵国卓氏等著名巨商愿以十万金为底价竞买洞香春,白圭对此都选择了一笑了之。
后来白圭做了魏国丞相,将白氏历代聚集的财富大部分都捐给了国家公用,惟独留下了洞香春。
谁想他在魏武侯末年郁郁病逝,洞香春也一时之间荒于料理。
后来,坊间传闻说白圭的小女儿后来执掌了洞香春,这使得名流士子们更增添了几分好奇之心。
虽传闻这个女孩儿靓丽多才、文武兼备,但从没有客人在洞香春一睹其尊容。
今日因为公叔老丞相的病危消息传出,洞香春又开始热闹起来。
宽敞奢华的论战堂原本设有一百张绿玉长案,一人一案,可坐百人。
寻常时日,这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多数情况下,名流士子们也只是三五成群的聚集在雅室秘室尽兴饮谈。
纵然是大事,也未必人人都有兴趣,所以论战堂很少有人满为患的时候。
近日却一反常态,政事堂人满为患,倒是雅室秘室这些地方人员稀落,连那些酷爱豪赌的富商大贾们最钟爱的采室,竟也是空空如也。
显然,到洞香春的客人们都聚集到了论战堂。
尽管如此,洞香春依然井然有序。
侍女们动作轻柔的抬来精美的短案,又将平日里摆成马蹄形且有疏落间隔的长案前移接紧,在空阔的地毡上摆出一个中空的环形,外围又将短案摆成两层环形座位,只在四角留出侍女们上酒上菜的小道。
如此一来,摆设显得更加错落有致,足足可容纳三百人左右。
这里没有等级定规,先来者都坐在中央一层的长案前,后来者则都在外围短案前就座。
满座的锦绣华丽让人眼晕目眩,铜鼎玉盘中更是酒香四溢,加之侍女光彩夺目,当真是满室熠熠生辉啊。
天下名士大商们口碑相传,“不到洞香春,不知钱袋小!”说的就是这样豪华侈糜的氛围之下,贫寒士子也会倾囊挥霍的诱人处。
华灯初上,大厅门口走进两个年轻英俊的红衣人。
一人肤色黧黑,坚刚英挺。
一人却面白如玉,丰神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