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包子的。」李长安叫住男人,他在城里卖符时与男人相识,「码头已在修整,再熬些日子,总有法子撑过去的。」
男人回过头来,定定看着李长安,扯出些许微笑。
「你这人卖的符假,话也假,坊里几万张嘴巴,凭你们撑着,能熬得了几时?这粥不是一日稀过一日么?」
他望了一眼懵懂的孩子和垂泪的妻子,麻木中多了些振奋。
「听说南洋尽是金山银山,我去了,兴许还能发财呢。若有心,请千万照拂一下我的家小。他日我若能返乡,定有厚礼!」
依依不舍回顾妻子,终于狠心离去。
李长安只好道一声:「一路顺风。」
敲响了铜锣。
「放粥啦!」
…………
一桶粥看着多,真分发出去,却是杯水车薪。
桶底都快刮出木渣子了,车边还围着大群眼巴巴的坊民。
于是,施粥的众人安抚的安抚,驱散的驱散,收拾的收拾,唯独李长安还望着男人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道长哎,您还惦记着咧?
」黄尾往桶里泼水,娴熟地将每颗粘在缝隙的米粒刷下来,「人牙子虽害***离子散,但到底也给了人一条活路不是。」
李长安回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你说人牙子有心善的么?」
「论迹不论心嘛。」黄尾打了个哈哈。
李长安一味深究:「这些天,海船进不来也出不去,人牙子早早把人买去,一天一顿养着,若非他们,咱们这粥还能再稀上一些。那人伢子的头头刘巧婆自称什么‘人菩萨",莫非是个名副其实的?」
黄尾拿大勺把涮桶水搅匀了:「兴许是养壮实些,才好抵御风浪?」
李长安追问:「为何又用红册子记名?」
「一本册子有何古怪?」黄尾失笑,舀了一碗涮桶水给道士,「又不是生死簿,你在阎罗手头见过那册子不成?」
李长安接过来,慢吞吞呡着。
没答话。
他当然没在阎罗手上见过,却是在何家大宅,在罗勇的案头,见过那红册。
…………
入夜。
黄尾杂思纷涌。
某日道士的夜不归宿。
织娘洞窟多出的鬼魂。
道士突兀叮嘱大伙儿等闲莫入城。
……
种种线索纠结成一个可怖的猜想,化作梦魇叫黄尾夜夜辗转,他总是习惯性地回避,说自个儿多心,可而今……
他唉了一声,披衣起夜,出门到了院子一角的小耳房前。这几天,李长安常常在里头赶制灵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