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奇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航程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的时候,同样可以武装起数百人来,进行海上的跳板、突袭和截击,或是操作器械防御作战。

    而在其他同行的十几艘大海舶上,同样也有数量不等的内府卫士、中卫军的健儿和外镇抽调的精壮士卒;及其配属的甲械坐骑、旗鼓帐毯、物料粮秣;足供千人数月之用。甚至,还有相当部分的夷州义从团成员。

    相比成平日久的岛内各军,公室其实还有两支,相对经验丰富的武装;一支就是常年与各种水贼、海盗、私贩子,乃至是不明背景的海上武装,不断对抗和斗争在风尖浪头第一线的澎湖、兰屿、绿岛等巡检水军。

    另外一支,则是受到公室变相的资助和扶持,在夷州拥有驻地和补充兵员资格的,数只大型义从团体;只是,他们大多数的成员,都因为任务和委托活跃在海外各地,只有一小部分轮驻在夷州,暗中听候的差遣。

    其中大多数成员在明面上与公室无关,其实来自世臣、藩士之家,算是正编之外的武装;但因在海外转战各地的经验,往往会吸收一部分资深老手,充入公室军队的三卫十八镇当中,充当基层军校或是教习角色。

    也算是维持承平日久之下的公室军队,基本战斗力的一种手段。此外,还有一只比较特殊的山蛮队;都是从岛内归化的土族中,千挑万选出来的出色猎手,极其擅长在崎岖险恶的山地林间战斗,攀崖走水如平地。

    除此之外,就是由来自新洲的诸侯藩家子弟,投效帐下而成的新编旗队,虽然总数只有百八十号人,但绝大多数人都在苦寒冰原或是蛮荒旷野、遍地水泽或是林深湿瘴的新洲之地,练就了一手绝活或是独门特技;

    最后,才是一班子作为公室门面和掩饰的,夷州本地招揽的奇人异士。但其中真正有大本事的没有,具体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手段,也是参差不齐;大多数都是形同幻术、戏法一般的程度,只有少数有一定战斗力。

    比如,有人可以操纵烛火化做烟障,渗入穿透建筑和居家陈设的缝隙,大片熏杀周围可能存在蛇虫鼠蚁;但是对于身体健康的正常人来说,这种临时的烟瘴也就是短暂目不能视,熏得口鼻刺痛、眼睛通红的程度。

    但也有并非水货的存在,就是夷州公室曾经支持和扶植过,道门中一个相当生僻和冷门的支系——北帝派。相对其他道门支脉其历史很短,由玄宗时的道士邓紫阳创立,起源于江西抚州南城县的麻姑山的小众派别。

    号称兼上清之道和正一之法,讲究静思服气、劾鬼、符水疗病等,既习《道德经》、《黄庭经》、《西升经》等,又习法术以交通神灵,除害利人,排邪救旱等,所以又叫“明威上清之道”。主要供奉上清北帝太玄。

    作为核心的徒众,子孙世代传承《天蓬经》和北帝授剑法;没错,就是天蓬元帅/猪八戒原型的北极四圣之首。因此,当梁公主政时整顿和肃清天下教门,曾经受到明皇天子赏识的北帝派,也赶上这轮肃教风潮。

    以节欲禁色的修行黑律和五雷法的手段,很快在那些被迫前往海外,传道、护法的各道家支派中异军突起;很快成为了上/下新洲颇具影响的道门信仰。更得到新封东海公室的赏识,准许在夷州建立起多处本观。

    当然了,北帝派所谓的五雷法,其实就是一种对于“丹屑”,即私配火药的运用技巧;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场合,甚至是气候制造出不同的声光效果来。在有需要的时候,也能籍此烧死、炸伤一片与之为敌之人。

    因此,在那些莽荒愚昧的新洲土族当中,这种屡屡人前显圣的手段;也具有了出奇制胜的效果。因此,哪怕北帝派在中土其他大派的挤压下,已经逐渐的式微和消退;但在海外的新洲和大小澳之地,却传承兴盛。

    因此,哪怕近二三十年间的公室之主,已然放弃了对北地派的支持;甚至还有所打压和抑制;他们依靠海外分支和信众的回馈,关起山门来依旧过得十分稳健。但是江畋暗中上位之后,就不会对他们再放任不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