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奇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纠缠(重修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成的眼色和见历了吧?最不济,想要让他充作这个出头鸟,就连最基本的好处和利益,都没有看到一丝一毫;也没有源自政事堂或是皇城大内,出面表示和背书。

    自己就这么轻易的被人挑拨和鼓动么?就算他曾经仰慕过,那位寡居裴家阿姐的风华,那也不代表就能无脑的轻易树敌了。与裴九的矛盾和争执,那也不过是高门显第的小辈间,上不得台面的把戏。

    事实上,他私下里就算不承认,还是有些暗自羡慕裴小狗的;毕竟,他不但有家门渊源的根基和资源,还能得到那位“谪仙”的无形荫庇;就连他承嗣的那位舅父,也只能顺着他的心思做喜好之事。

    但一旦扩大到朝堂上的政争权斗,那就不是一家一姓或几个门第之间,可以独善其身的波澜和旋涡了。想到这里,他的马车突然一震,让手中无意识揣摩的茶饮,也不由溅出一丝丝泼在织锦垂帘上。

    “奴婢却是打扰了,可是西河郡国的六郎君当下?”下一刻,一个轻柔悠长的嗓音,打断了他将要脱口而出的呵斥声:“我家主人盛情相邀,还请六郎君过府一叙,还请不吝移趾,奴婢幸甚至哉。”

    李怀远不由掀帘而起,目睹声音来处;却见到暂时人迹稀绝的街头上,正横着一辆轻纱垂幕、花鸟装饰的白铜犊车;却是代表着内命妇或是郡君的仪制。隐约的车帷之内,还团座着一位窈窕的身姿。

    “看来,吾是逃脱不了,这场是非因由了。”李怀远不由的自嘲道,同时脚步不停的走下马车,略显忧心忡忡,又强颜欢笑的,大步走向横街的马车道:“却不知是哪一家的贵人,凭地想起吾来。”

    与此同时,在数街之隔一处深巷中,数十名京大的结业生、助教,总纲参事府的见习,新科出炉等待释褐/放官的选人、进京待叙任的低品武官;也在名为群益社的私属院落中,济济一堂的开怀畅饮。

    直到他们在白日间,喝得有些酒酣耳热之后;才有人开始提议道:“如今正当变乱之世,正是我被大有可为之时;却要多谢天降谪仙,给大唐送来了福报与救世之道;还请诸位为之共饮,恭祝勉励呼!”

    “好!”“正当此理!”“合该如此!”“正有此意!”其他人无论是脸色微醺,还是醉眼懵然,或是面红耳赤,闻言也不由精神一振,纷纷举杯道:“但祝大唐国柞永昌,愿平靖世间妖乱邪异!”

    待到这一轮饮毕,又有人紧接着提议道:“适逢乱世而正当英才豪杰辈出,承蒙谪仙为吾辈,开拓了一条,前所未有的上进之路,何不再浮一大白!”“善!”“是也!”众人纷纷举杯满饮到……

    如此劝饮了数轮之后,又有人更进一步喊道:“诸君……诸君,既怀有大展宏图之志,又有报效家国之心;何不尊奉生民之景愿,追随谪仙所开辟的道路,上谏君王至尧舜事,下行革弊图新之政……”

    因此,当宴会最终结束之后,有十数人专程留下来,或是去而复还;汇聚在宅院深处,四面孤立的亭子内。满面激动或是素然正襟的,听取着领头之人,充满义正言辞的发言:

    “如今的朝堂之上,无论是持正派、权衡派,还是调和之道,都越发难以维系局面。省台依旧在位的诸位大臣,都已然老迈,难免在内外朝之间畏首畏尾,行事也愈发的墨守成规。”

    “若是我辈不能站出来,籍以谪仙开创的大势,乘势而起求新图变;难不成还要坐视徒然无益的朝争,再延续数十载,再出一个尧舜太后,来重新收拾局面么……”

    而在另一个地方,结束不久的宴会内容,就随着宅院众人的纷纷离开,逐一的出现在了,分掌这一片城区的武德司押官,刚从洛都调回来的宋文通面前。同时,作为麾下大亲事官之一邓予鑫也开口道:

    “大押,这已是属下发现的第十一处的聚会了,都是这几年自京大、京武等处,相继冒出来的结社、团会,其中背景也是杂的很,除了那些生员士子,有藩家子弟,有在役将校、还有部堂的属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