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麟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百一十三 论政、忘年之交 (4/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为民,要说祸国殃民,更有甚者!”

    魏泱满脸疑惑,问道:“存粮酿酒、渔农炼铁,这些昏招已经够荒诞的了,竟还有比这更严重的?”

    亦天航说道:“这两件事造成的后果虽然极其严重,但并未伤及国体,而在下将要说的事,已动了国家根基!”

    魏泱大惊,又问道:“是何事?竟让亦校尉如此说?”

    亦天航回道:“魏大人可知‘齐王二三事’?”

    “这个,老夫知晓,是赵侍郎亲自提笔,记录我王勤政爱民事迹的邸报,每个季度都会由官驿送至各郡县。”

    “动了根基的便是这‘齐王二三事’,赵侍郎是不是严令各地官员必须拜读,还得提报读后的感悟,并以此作为考核选拔官员的标准?”

    魏泱没想到亦天航说的是这个,迟疑地说道:“校尉所说不错,确实如此,但这只是督促官员效仿我王勤政而已。”

    亦天航说道:“魏大人只看到了正面,却没看到反面,这‘二三事’不仅扰乱地方官员正常公务,而且多有阿谀谗媚之徒从中瞧见了机遇,一心就此做文章,极尽溜须拍马之能,有多少小人因此得了赵侍郎赏识?无德无能却平步青云、身居要职。如此不知轻重、本末倒置之举,岂不是坏了国家根基?更可悲的是,齐王竟然乐在其中。”

    魏泱听后沉默不语,亦天航所说确有道理。

    亦天航侃侃而谈,继续说道,“此举使宵小登堂入室,若是长此以往,良善忠厚之人被排挤殆尽,庙堂内外小人恶人当道,试问这半壁江山还能稳固?”

    魏泱听后陷入了沉思。

    “如今之官场,以魏大人之才学见识,恐怕早就看到里面之肮脏龌龊。”亦天航虽然言语犀利,但神情却是极为淡然,仿佛这些话不是他说的一般。

    “唉,古往今来,哪朝哪代不是如此?”魏泱叹了口气,说道。

    “尸位素餐,捐官、买/官者甚众!朝廷却一味默许,到头来,这些蛀虫蛀的难道不是大齐的梁柱?”亦天航继续说道,“仅我在乌陵这些时日,便已知魏大人治下有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者,某些官员利用手中之权,收受贿赂、安插亲朋入官府当差,若是安排些良善之辈也还罢了,弄些不学无术、浪荡之徒混迹其中,如何能为百姓谋福?这些人不去欺压百姓便是其祖坟冒了青烟了!”

    魏泱惭愧地说道:“亦校尉所说之事,老夫早有耳闻,唉,都怪老夫懈怠,竟未将其当回事。整治官场便从乌陵开始,明日老夫便彻查徇私枉法之官员,将差吏中的渣滓尽数清除!”

    “魏大人颇有长者之风,又心系百姓,实乃乌陵百姓之福。”亦天航顺势拍了个马屁。

    “亦校尉切莫打趣老夫了,老夫实是惭愧。我大齐之弊端已不是一年两年了,老齐王时便已初露端倪。”魏泱无奈地说道。

    “末将今日多有不敬之言,实是为百姓计、为齐国计,虽有破解之法,但人微言轻。”亦天航说道。

    “哦?如此积重难返之局面,校尉还有良策?”魏泱惊奇道。

    “此事简单,但也难做。”亦天航故作高深地说道。

    “校尉不妨直言,老夫洗耳恭听。”

    “只须齐王以身作则,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只要齐王将身边谄媚阿谀之徒、无能之辈肃清,重用克己奉公、清廉正直的大臣,这朝野上下自然会焕然一新,一扫往日之腐坏颓废景象,还大齐一个朗朗乾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